考不上985/211,就没必要上大学吗?过来人告诉你最真实的答案!
来源: | 作者:whxedu | 发布时间: 2017-10-29 | 1763 次浏览 | 分享到: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渣学校意味着渣教学,渣教学意味着渣学历,渣学历意味着渣就业,就算以后考了研究生,也有可能因为你的第一学历不过关而被拒之门外。


真是这样吗?很多同学都曾问小编这样的问题——


有蛮多人说考上二本没前途,没上985、211没前途,我想知道除了一本院校,其他学校真的一团糟吗?哪怕认真学也没前途吗?


现在成绩勉强充二本,一本线差得太远。可是二本院校,哪怕二A的也很差吗?到底本质上的差距在哪里?


作为过来人,小编今天请学长学姐在这里为你们讲讲他们的切身体会!并用事实数据告诉你,中国顶尖大学毕业的学生的前途(就业前景)如何,以及这些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可以找到你和它们的差距)。

第1则   一般大学的环境真有那么不堪吗?嗯!


一所不是那么优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给你带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在这类学校里你能找到聪明的同学,能找到用功读书的同学,但是就是很难找到比你聪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迟早有一天,等你真正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那些能吸引风投的创业机会、那些留给下一辈配置社会财富的渠道,已经被这类人牢牢占据了。


当然,慢慢你还会发现,这类人往往情商高,涵养好,家里也有背景。


噢对了,恰好还比你帅。


然而这些人,你在你的大学里,一个都没见过。


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被大学耍了。


但是你已经很难去弥补了。就算你还能重新鼓起勇气上路,但还能够给你留下的路,已经很窄很窄了。


第2则   差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


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要求的标准,而且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一些二本/三本学校里,那些实际上能力绝不算出众的人,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缘故,也会被树立为榜样。


同时学校又热衷一轮又一轮地宣传和神话这些人来鼓吹自己的办学成绩,而且越是层次低,学校的举动越夸张,从挂红榜到开专场报告会。


于是初入大学的你,缺乏对大学生活的基本了解和判断能力,你会不由自主地认为:


哇,过六级好厉害——于是你大学四年连四级也没过;


哇,课程好难我一定会挂 ——于是你大学四年确实挂了一片;


哇,过会计从业好厉害哦——于是大学四年你连个从业也没考出来;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厉害——于是...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学中(或许就是你的隔壁),你的同龄人(或许曾经是你的同桌),在他们的生活里:


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


其实,“要挂科了”是用来自黑的,期末考试绝大多数的人是奔着4.0的绩点去考的,结果你们都信了;


其实,“什么都没学会”也是用来自黑的,于是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名牌大学无用的主要论据;


其实,各种从业考试是有人能考满分的,大家关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实,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再不济也得是C9其他...


也许你们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普通985高校和正经二本能差多少分?根本不是什么天才和常人的差别!考上985的人,若是高考手抖两下真可能连一本线也过不了。可是四年的耳濡目染,让你给自己的人生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那些分数了。


是因为这四年你啥都没学会,就学会了瞻前顾后,很多事情还没了解和尝试就已经预判,因为你扒拉扒拉周围的人,好像做到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而我不是大神,所以我一准做不到。周围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


于是久而久之,你们的差别已经变成了质的差别。


第3则   985名校与一般大学的差距

不是毕业后收入不同,而是思维方式与做事标准




我一直没法清楚地描述这种差距,直到我最近看了《精进》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描述得非常贴切: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到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学习时的感受。在北大,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氛围。比如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都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


每个人都毫无时间观念地疯狂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在我眼里,他们永远充满了斗志,谈起各种竞赛和活动都特别兴奋,每天从睁眼就忙得不可开交,到晚上一两点睡觉都是常事。没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没人抱怨生活艰难,大家每天都忙得鸡飞狗跳,但又特别开心的样子。


我一直记得的,是这种从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生活学习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不由得带动着我,虽然我跟他们差距很大,但也不断激发我向他们看齐的标准。直到现在,我一直用我能见到的周围最牛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也经常做不到,但这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辛苦但总有很大进步。


其实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一二三本都有好学生,也都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其实就是《精进》里的这几句话:“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的度过每一天。”




第4则
  再看看过来人怎么说




网友 @西柚西柚


学习环境和氛围上


985名校真的比我们学校学霸太多!!


他们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去图书馆都找不到位置,我们学校期末考试临近图书馆也都还是轻松有位置的。


男朋友周末的时候就是各种去实验室,去上自习,各种努力学习,我这种就是大一大二的时候有空就宅宿舍,更不用说上自习了。


他们学校的好多人从大二的时候都开始想着保研好好学,我大二的时候还在各种混社团,混着玩。


当然985/211也有学渣,二本也有学霸。


可是,再怎样985还是一个985。


拿某银行招聘来说,要求的条件直接985院校和指定的几所财经院校,所以说,不管再怎样强调能力的问题,进入壁垒这么高,没学历进去哪里能发挥你的能力。


生活条件上


他们学校4800多亩地,各种小商业街,生活条件各种便利。我们学校比较小,离他们学校差3公里左右远,只有学校里边的小商店周围基本什么都没有了,对了,大一的时候学校南门还是玉米地。没有体育馆,没有游泳池。


他们学校四个体育馆,各种体育场,游泳池,大大的校医院,我们的校医院只有两三间小房间的那种。


交通,他们的公交地铁是直接通到市中心的不用换乘的那种,我们学校前些年不通公交车,都是坐小黑车去他们学校门口坐车,也是心酸。


眼界不一样


感觉自己眼界好肤浅…


他们的实习真的是走出去!


我们的见习,两周停课,没有任何活动,自己写个报告交了就好。


他们的实习去的某油田待了一个月,学校报销住宿,都是标准间那种。


我们学校工科的实习,搬去老区住,然后去造锤子,对,就是自己做锤子。我们这种专业的都是直接参观工厂,走马观花的看一看,然后听各种报告。


社交圈子

等到毕业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差别了。


男朋友宿舍一个保研的,两个考研考上的,班里好多出国和名牌研究生,还有各种好企业。


再来说一个男朋友班里的学霸,96年的妹子,11级的刚毕业,第一次考雅思就直接7分,六级都是600多的那种学霸。


我还没毕业,只是觉得首先研究生这个话题我们学校的那个比率简直太低…我们学校有两个学长学姐去年考研报的跟男朋友同一所学校,他俩今年都二战。今年4月份男朋友和七八个他的同校同学去复试的那个学校都考上了,这也是差别。


but,男朋友考研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早知道当时高考好好考,上个好些的985就不用辛苦考研了。


再来说985和211,也是男朋友说的。


首先,他现在学校和原来本科学校的实验室的设备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们本科的实验室设备一台都几百万了,现在这个更牛…


各种秒杀我们小二本学校…


真心建议,好好努力,能考多少分考多少分,如果是普通家庭的话,高考真的好重要。




网友@林途里


主要差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1.教学资源


毫无疑问,985院校是在所有层次学校是最好的,其他按上述顺序,无论是教研实力还是校园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可以查询各学校简介里拥有多少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等等,还有博硕士点的数量以及图书馆的藏书量。


2.平台不一样,眼界不一样


学校越好,举办顶级学术活动越多,学校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越多,提供深造的机会同样也越多。


3.学校不一样,氛围不一样


能考进越好学校的等于高考分数越高,这说明要不就是智商相对较高,要不就更勤奋和自主学习能力越强,总得来说综合能力更强。


你大学四年周围的人以及学习氛围会对你的影响很大。


可能很多人说大学里逃课打机颓废每间学校都会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学校越好这部分人的比例越小。


4.学校不一样,你结识的人脉不一样


对你未来的帮助也不一样,这点在你将来步入社会可能体会更深,更好的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普遍平台更高,所以可以获得的校友资源也更多。


5.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不一样


到你毕业出来找工作你会发现,很多企业就是认定非985、211的不要,很多企业就觉得非本科不要,如果你达不到就变成跨不过的门槛了。


毕竟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扩招现在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毕业生增长速度,供远远大于求,企业的选择太多了。


举个栗子:企业招聘一个人,有十位毕业生面试,五位211和五位非211,在第一轮大部分HR想都不会多想直接就筛掉后五位了。


虽然都说现在人人平等,但记住:平等不是完全对等,其实这个社会很容易潜移默化地给人划分阶级的,或以权力,或以金钱,或以学历……




网友@薪程


真人真事。


1.今年找工作投简历,我前面有三个同学,好像是哈理工的,hr看了一下简历,说了一句:同学对不起,我们不收你们学校的,简历都没让留。。。


2.也是找工作,在招聘现场遇到了一位本科同学(211研究生),我问他找的怎么样了。他说这些单位只收工大的学生。。。


3.我个人也是深有体会的,我是从普通211考到工大的,即使研究生是985了,但是找工作的时候依然被本科学校扯后腿。


面试一汽的时候,面试官直接和我说了,你本科学校不好,被调剂了,如果你也是工大的本科,你就能去汽研了。。。


人总是往上走的,想要吃到更好的羊,你得有身皮才行。


这就好比去电影院看电影,你有了票你进去之后想看就看,不看还可以睡觉。


但是你没有票,工作人员都不让你进去。


其实我个人认为能力应该是被看重的,但是你能证明你有能力吗?而且你去了好学校会发现,你周围的人的能力真的很强,来到工大之后,一直处于被吊打的状态。。。但是人家比我还要努力。。。


如果你要问本质区别,我认为是,当你没法在有限时间证明你的能力(比如找工作)的时候,你的学校毕业证最能证明你。




网友@匿名用户


我今年参加高考,现在大一在一个三本院校。


没错是三本,我匿了


你看我自己都自卑(ಥ_ಥ)


我觉得除了前面回答的那些之外综合起来就是:你在后青春的培养。


你接触的人,见过的事,身边的一切直接影响你的气息。


气息没错,和你的同龄人我相信4年后,清北和3本的是不一样的。


导致后面40年也是不一样的。


当你们颜值相当时 年轻的妹子们可能觉得:哇,清北学霸,3本好像都是本科也没差,但是当你们开始交谈后差距应该能显现。


况且生活中不只有妹子还有更现实的就像之前某答的HR论:我要是HR节约成本直接选学历高的。


当然个人与个人不一样,不是说除了985/211其他学校的学生就都是平庸的或者他们就一定优秀,只是概率更大。


作为一个依托一本大学的三本学院,我来说说直观感受。


身边的同学除了看剧打游戏谈恋爱没见到有想法的。


各种社团活动,他们本部的楼道很清爽,我们各种宣传海报。


我们的老师是本部的,但是然并卵。


985/211的师资,设施就不用说了吧。


我们没有设施,不过是财经类院校确实也用不到吧(눈_눈)


因为本人不在985/211所以用户体验我就不说啦。最后上两张图说明:



关于这个话题,你还有哪些想说的话或想立的flag,请到文末留言!